繁体
福建省侨联>> 华侨史话

轧薯粉琐忆——福清人独有的“番薯情”

发布时间:2023-02-17 16:32:5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分享

番薯粉,是番薯(也称地瓜)经粉碎分离出来的淀粉,也称地瓜粉或薯粉。作为福清侨乡独特的一种原生态好物,番薯粉早已融入到福清人的血脉里,没有哪家不用,没有哪人不吃。

薯粉不仅可以用于煮蛏粉、海蛎粉、肉片汤,还可以制作成番薯丸、番薯饺(俗称九冒)等。


eea1514a9a9cb906f64a51c499c7c15.png


轧薯粉,是福清农村村民们一道必不可少的家务事。它的流程就是将成块的番薯轧成为流质的薯渣,再经过滤布筛滤后,经沉淀析出白色地瓜粉,最后经过晾晒,成为番薯粉。


ed19823e393fe4e4256d97eab432675.png

美味的福清番薯丸

 

在福清市新厝镇硋灶村,村民陈国荣兄弟俩,就是从事轧薯粉的“角”。他们见证了轧薯粉从手工到机械化的变迁。

据了解,上世纪初,村民们为了将个头小品相不好的番薯“变成”番薯粉,得经过一道艰辛的劳作工序。村民们要备好一块粗糙的石块,然后在寒冬环境里,将一个个番薯搁置石块上搓成流质的薯渣,双手难以避免被冻皲裂。那种艰辛,老一辈的村民们说起来就唏嘘不已。

    随着生产工具的演变和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发明了一种“铜镲”,就是将铜板钉成无数个尖状的小洞,再钉在一块长约盈尺的木板上,村民们就着“铜镲”将番薯搓成为流质的薯渣。这一工序的改良,不但提高了工效,还节省了大量劳动力。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产工具进一步完善,机械化的“铜镲”轧薯粉机械应运而生。

陈国荣于1983年添置了轧薯粉机器,村民们也不用“各自为战”地在家里搞人工“镲粉”了。村民们收获番薯,一般在“霜降”至“冬至”的两个月季节里运送到小作坊去轧薯粉,这也是陈国荣最为忙碌的季节。一天下来,顶多轧薯粉500公斤,每50公斤收取些许加工费。虽然挣钱不多,但是能为村民们解放劳动力,自己心里也有一份成就感。因此,他对轧薯粉情有独钟,为村民们轧薯粉30多年。

时代变迁,能够改变的是轧薯粉的生产方式,改变不了的是福清人那份独有的“番薯情”。

 

(福清市侨联供稿)


版权所有:福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