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福建省侨联>> 联谊交流

乡情 · 乡恋 · 乡愁——荷兰侨领陈仕锦的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3-03-22 17:45:20  作者:林华   来源: 长乐统战部 公众号   浏览次数:
分享


在闽江南岸和福州绕城高速公路交叉处有一座山,山顶上有一座塔,山的东侧有一个村。奔流不息的闽江,船只穿梭,成为村北一道水乡风景;福州绕城高速公路从村西山腰穿过,“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G228国道车水马龙,从村中穿过。无论在船上,还是在车上,远远都可以看见山顶那座高耸入云的塔。

那座山叫“鳌峰山”,那座塔叫“万佛塔”,那个村叫“泽里村”。泽里村位于福州市长乐区潭头镇西部,村域三面靠山一面临江际海,现有人口930多人共310多户,旅外华侨2600多人,是著名侨乡;村中道路清洁干净,亭园星罗棋布,文化中心气势恢宏……呈现新时代振兴乡村欣欣向荣的美丽画卷,2017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镇”。



图片



清朝后期,“泽里人”就开始下南洋,赴香港、新加波、马来西亚等地谋生,这些背井离乡、海外创业的人,长乐民间俗称“南洋客”或“番客”,国家层面称“华侨”。改革开放以来,旅居世界各地的泽里华侨先后为家乡公益事业捐款近3000万元,其中旅居荷兰的陈仕锦乡情深深,乡恋依依,乡愁切切,为泽里村、文石村等公益事业一再慷慨解囊。1997年,他受到福建省人民政府的表彰,被授予“惠泽桑梓”的奖匾。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闽江出海口的地理位置,哺育了泽里人赶海追潮的胸怀。陈仕锦的父亲海里讨生活,20世纪50年代,当海员旅居香港;20世纪60年代,成为荷兰籍华侨。陈仕锦出生于泽里村,初一辍学申请出国,在家待业几年后,1975年,跟随母亲移民定居荷兰,成为“侨二代”,时年20岁。

许多华侨身在异国他乡,创业大都是从开餐馆起步,陈仕锦也是如此。众所周知,餐饮业服务时间很长,从早晨备货打理,到晚上客走歇业,可谓起早摸黑,十分辛苦。1981年,陈仕锦小餐馆开张营业,外卖为主,经营有道,生意红火,几年时间就赚得第一桶金。1988年,陈仕锦“扩大再生产”,创办“香港酒楼”,又是几年时间赚得盆丰钵满。接着,陈仕锦先后创办“福华贸易有限公司”“福华旅游公司”“香港育锦教学设备有限公司”,经商创业的前景更加的宽广。

天道酬勤,人道酬诚。1998年,旅荷福建同乡联合会正式成立,陈仕锦因为年富力强、事业有成、热心公益而声名鹊起,被推举为首届会长,还担任旅荷华侨总会常务理事,是福建籍唯一常务理事。他担任旅荷福建同乡联合会会长期间,率领经贸团回国考察,增进中国与荷兰的交流。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后,他对公益事业又多了几分关注和思考,更加热心地为乡亲们和故乡办事做好事。


上善若水 乡情深深 

乡情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明月升起举头望,心房流出思乡曲。

1988年,陈仕锦捐款人民币15多万元,在泽里村口建造了“怀乡亭”。怀乡亭三檐结构,琉璃瓦庑殿顶,雄伟壮观;檐脊上安放兽件,突显百般灵性;前面横额“怀乡亭”,两侧柱子上的对联是:“鳌峰巍峨苍松翠,獭水澎湃逐浪高”;后面两侧柱子上的对联是:“羁异域情系桑梓,缀故园传誉千秋”。


图片


1990年,陈仕锦捐款人民币16多万元,建造了“锦绣亭”。锦绣亭六角双檐结构,琉璃瓦攒尖顶,亭檐翘角,斗拱飞架,典雅秀丽,一层六根柱子上都有对联,亭檐下悬挂“锦绣亭”牌匾,正面两根柱子上的对联是:“獭水长流村前留古迹,鳌峰挺秀游子念乡情”;阶梯缠绕着柱子通往二楼,登楼眺望,江山多娇的风景尽收眼前。


图片


1992年,陈仕锦捐款人民币60多万元,建设一座占地约2亩、环境优美的“延龄园”,让父老乡亲有一个安度晚年、休憩娱乐的幸福院,于是“出仕异域泽故里,添锦建园号延龄”的佳话远近传扬。他非常关心家乡的老年人,重阳节必定亲临现场捐款捐物,送上平安健康的祝福。


图片


幸福院两层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第一层是娱乐活动室,第二层有阅览室、科普服务站、陈仕锦事迹陈列室等。在陈仕锦事迹陈列室大门上方挂着原长乐市人大主任陈和锬于1997年题写的“华侨楷模”牌匾,房间墙壁上挂满大大小小的镜框,镜框里或是各级领导和陈仕锦的合影相片,或是陈仕锦参加各项公益活动揭幕、剪彩的留影,或是新闻媒体关于陈仕锦事迹的报刊复印件。

陈仕锦乐善好施,舍得奉献。1993年,陈仕锦捐款人民币15多万元,在他夫人的家乡文石村建造“锦珠亭”。1994年,陈仕锦捐款5000美元,帮助美国乡亲在纽约购置会所,圆了旅居美国的乡亲们多年梦想。1998年,陈仕锦发动荷兰侨胞向祖国赈灾捐款人民币40多万元。


铭心刻骨 乡恋依依

乡恋是一份柔软隽永的情愫,鳌峰书院乡音朗,传统文化根植心。 

故乡20年的养育,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陈仕锦至今还对文化程度不高十分遗憾,深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重要性,尤其人生成长不能缺少学校教育。他敬畏学校,敬畏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把敬畏转化为实际行动。

他先后为泽里文化中心、鳌峰岩游览区等建设捐款人民币约40万元,看到泽里小学和文石小学办学条件简陋,就捐款改善教学场所以及环境。他被泽里小学和文石小学聘为名誉校长,在儿童节、教师节,他就会带着礼物善款到校慰问师生,直至这两所完小校生源渐少,先后于2005年、2010年被撤销并到潭头中心小学为止。


图片
泽里文化中心

文石村的刘书记对陈仕锦赞赏有加,他说“依锦,人丫好(福州语:非常好),他不仅为泽里村做了很多好事,而且也为文石村做了不少好事。文石村的老少都知道他,都念叨他的好,他尊老爱幼,村里的许多公益事情捐款都有他一份。泽里村和文石村相距十来公里,但村民往来也因为他的经常走动、牵头联系而显得密切亲热。”1993年,他捐款人民币15多万元与他人(也捐款15多万元)共同建设文石村小学教学楼,即“远锦楼”。如今行人从宽敞的G228国道走过路过,就会看到文石村牌坊旁的“远锦楼”和“锦珠亭”并排齐辉的风景。

        在荷兰,华侨儿童接受的都是“荷文”教育,而没有中文教育,这怎么能行?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奔波,带头捐款,联络有识之士,共商办学义举。1997年,“莱华达中文学校”终于兴办,他荣任学校董事局副主席。他要传承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让海外游子把根留住。


魂牵梦萦 乡愁切切

乡愁是一故乡芬芳的泥,父老乡亲养育恩,涌泉相报不改变

人生最美好的记忆是儿童、少年和青年的时光,故乡的山水,故乡的草木,故乡的房子,故乡的一切梦里依稀。陈仕锦事业有成,衣锦还乡,没有翻修旧居,更没有另建新房,只是在福州市台江区购置了一套四五十平方米的单身公寓,以备每年回乡省亲之用。从1988年开始,他一直热衷于故乡的公益事业,不完全统计,至今为止已经捐款近200万元,幸福院的大门上方悬挂的牌匾“福泽里人”是陈仕锦行善义举的写照。

人在做,天在看,做善事,得福报。陈仕锦以旅荷侨领的身份回国参加世界闽商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坐;代表旅荷华侨参加福建省和福州市两级政协委员会议;应邀参加国内各级侨办、侨联组织的会议和活动。他参加会议和活动后,回到故乡省亲,面对村书记总是乐呵呵地说:“家乡还要建什么,或需要什么,我会尽力而为。”话语虽然简单朴实,但感动了现场所有的乡亲。


图片


在“锦绣亭”旁边,立有泽里村乡亲陈景端受泽里村两委暨老人会和鳌峰游览区建委会所托,于岁次壬申年仲冬撰写的《颂锦园亭碑记》,不妨节选其中一段:陈仕锦先生,里人也。廿余年前,奋斗异域,苦心经营,事业有成,虽亦有蓄,但非海外巨富,亦非桑梓首户,而先生则房不新盖,故居依旧,却慷慨解囊,捐献近百万巨资建园亭数座于故里,以美家乡,以娱父老,其义高也,其善大也。近岁,海外乡胞爱国爱乡,热心公益,每每捐资,为故乡添色增辉者,比肩继踵,而先生则是其中之佼佼者也,以此观之,若称楷模,诚不为过也。

陈仕锦海外浪迹48年,热心公益事业35年,泽里、文石是他一生的牵挂,祖国是他永远的根脉。他爱乡爱国、热心公益事业的家国情怀,饮誉四方,得到人民日报海外版、福建日报、福建侨报、福州晚报、吴航乡情报等许多新闻媒体的报道。他现在是旅荷福建同乡联合会创会会长、欧洲福建发展联盟名誉主席,乡情、乡恋、乡愁是他心海奔腾不息的三弄浪花,乡亲知道,天地知道,山水知道,祖国知道!


写于2022年10月


【作者简介】林华,笔名“无言”,高级体育教师。198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本科,并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曾任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副校长、长乐高级中学副校长、长乐华侨中学副校长;现任长乐华侨中学督导、福建省太极拳协会秘书长,系省、市、区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文学作品集《年轮圈圈道道情》(2016年)和《无言浪花彩虹情》(2020年),主编《侨中情•思贤心》(2014年)和《留住时光的脚步——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的记忆》(上下册)(2018年),编审《诚信那些事》(2017年),编辑《春的呼唤——周刚原创歌曲作品集》(2021年)和《静水流深》(2022年)。



(转自:长乐统战部 公众号)

版权所有:福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备案证号:闽ICP备11004646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22号
涉密不上网 上网不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