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细节里品读海邦剩馥的辉煌 ——读《福建侨批中的家国记忆》
百年跨国两地书,纸短情长。2013年“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侨批”拂去历史的尘封,重回大众视野。
福建山多地少,在农业文明主导的时代,先民早有迫于生计而涉海远洋、向外图存的痕迹。19世纪以来,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三大移民潮之一的“下南洋”(另两个为“闯关东”“走西口”)。当时下南洋的多为“草根”阶层的农民,他们打短工、做苦力,胼手胝足、顽强生存,待到有一定积累后再从事贸易。此间,他们迫切需要将收入寄回远在万里海疆之外的故乡,供养家人。早期多由往返国内外的“水客”捎带寄款和家信,并抽取佣金。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水客”业务由小做大,成百上千的“侨批馆”“信局”在华侨人数最多的闽粤两省及南洋如雨后春笋般开办,为融通海外华侨与国内的资金、亲情往来,作出了巨大贡献。
侨批的独特,在于“银”“信”结合。浸透艰辛汗水的钱款,和着浸透思乡血泪的家书,在侨批馆的一番跨洋操作下,传递到家乡亲人手中。见“批”如面,海外的种种艰辛、思乡之苦,不足为外人道,却在因缘际会中写进侨批,将19世纪中国风云激荡的100余年,跨国移民的血泪乡愁、家国记忆铺陈在一笔笔侨汇的供养、分配,一声声的牵挂叮咛,一桩桩对赡老、敬神、丧葬、起厝、媒聘乃至家庭纠纷等隐秘家事的嘱托中,使后人足以从成千上万纤毫毕现的历史细节里,管窥近代中国侨乡自传统农业文明向侨汇经济支撑下的消费型社会形态的迭代。
有一种说法,侨批档案“数量看广东,精品看福建”。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李慧芬副研究员主编的《福建侨批中的家国记忆》,从福建侨批产生的源头、侨批的兴盛与衰落、侨批中蕴含的家国记忆、福建侨批历史文化价值、福建侨批何以成为“世界记忆”五个章节,详述了福建侨批独特、不可替代的档案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在第一章“跨国两地书:侨批是如何产生的”中,我们得以了解“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的闽地大港的繁荣景象,感受闽人出海便捷的工具“福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精湛,读懂闽人出海创业的历史背景;在第二章“时代记忆:侨批业从兴盛到衰落”,我们了解了早期侨批快递员“水客”的生财之道,感受了近代跨国速递业“侨批局”——“天一信局”“郑顺荣批馆”“黄日兴信局”等的迅速兴起,感受了民间金融智慧与国人诚信传统结合所爆发的巨大能量——“天一批郊”比1896年成立的大清中华邮政局还早16年,在当时中国在南洋没有设立银行、没有官营汇兑机构的情况下,发展为闻名海内外的侨批局“巨头”,至1921年海内外分局已达33家,1921-1926年每年收汇1000万至1500万元,相当于闽南地区侨汇的三分之二,事业如日中天;亦感受了侨批局先进的经营模式、经营网络,以及他们在战争、政策的历史大背景、天灾人祸的不可抗力和新中国百业俱兴的进程中,无可避免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进程。
在这本书里,我们还有幸读到许多珍贵的百年前饱含深情的侨批(原件)的彩色影印件,极为可贵的是,编者对其进行了贴心的白话翻译,使今时之读者能更清楚地读懂侨批发信者对家人、家事、家乡的思念和牵挂,成为读懂近代中国乡土社会人际关系、家族结构、西风东渐的一把钥匙。如,书中展示的藏于福州马尾亭江白眉侨批博物馆的一封由泉州安仁侨批局办理的华侨骆西北寄往泉州家中的侨批,信中,他关切询问母亲健康情况,并寄上港币270元,还交代这270元如何分配(“内中抽拾元交二姆亲,又抽拾伍元交喝来兄收又抽贰拾元交添水兄家中收”);又如,在第三章“纸短情长:福建侨批中的家国记忆”中,展示了华侨许书琏的侨批书信,记载了其得知祖母和父亲言语相角以至分家各自开伙,愕然之余,内心惆怅,嘱咐妻子代尽孝道、化解矛盾的内容——这也令今人“怀古”之时,生出对中式家族亲子关系细节的喟叹。而第三章中侨批与辛亥革命、侨批与抗日战争、侨批与侨乡建设的论述,更是以侨批为切口,反映了“华侨是革命之母”这一母题,陈述了侨对中国革命、抵御外侮、建设祖国不可磨灭贡献。
藏于福州马尾亭江白眉侨批博物馆的由泉州安仁侨批局办理的华侨骆西北寄往泉州家中的侨批
不同于其他侨批相关论文和书籍侧重于探讨侨批在金融史和邮政史上的作用,本书的第四章“文化绵长:侨批的历史文化价值”着重讲述了侨批对侨乡文化的影响,将近年来颇受大众关注的“网红”——“番仔楼”的前世今生与侨批的紧密联系娓娓道来,阐述了侨批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及其给侨乡乡土文化带来的海洋文明、外来文明的影响。
海邦剩馥,侨史辉煌,侨批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民间文献,虽然退出了实用意义上的历史舞台,却从未消失在人们的历史记忆中。她必将带着档案的属性、文物的价值、民间的草根性、跨域碰撞的国际性、完整自洽的系统性及史料详实的丰富性,为我们一次次打开中华传统诚信、孝义文化的书页,向世界展示中国人孜孜不倦、念兹在兹的家国情怀。
(作者:唐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