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送我还 ——衣锦还乡的南洋客
采峰别墅 林双伟 摄
建于1920年的福州采峰别墅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其他部分为园林庭院,房子气派,环境清幽。别墅主体已经采用钢筋混凝士技术,地砖等建材都从海外运回,砌墙用的砖是专门烧制的,上面有“采峰”字样,西式营造工艺与中国古典建筑装饰融合。它不仅是上下杭最独特的私人宅邸,也是福州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典型的近代中西合璧民居建筑。别墅的主人叫杨鸿斌,一位南洋华侨,福州话叫“南洋客”。所以附近的人提到采峰别墅,常会说这是一处“南洋客的厝”。
“风人爱多风,当风胸辄爽。不竞笑南方,归舟凌浩漭。南风送我还,北风迎我往。顷刻驾长风,已出南荒壤。”这诗题名《仲冬望后连日舟行海中遇风》,是清末民国时期另一位福建籍南洋华侨、著名报人、诗人丘菽园在回中国的途中写的。诗句中“南洋客”横渡大洋、万里归乡的欣喜表露无遗,场景非常具有代表性。
“南洋”是明清以来逐渐形成的叫法,现在已经很少用了,指的是东南亚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早在几个世纪前的明代,福州人“下南洋”的历史就己经开始了。从18世纪中叶起,西方各国在东南亚建立殖民地,开发殖民地需要大量劳动力。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承认华工出国合法,这些因素共同带动了前所未有的“下南洋”大潮。福州为沿海通商口岸,在这股大潮中首当其冲。出生在福州台江的杨鸿斌家境贫寒,19岁时就跟着朋友去马来西亚槟城谋生,也成为了“下南洋”大军中的一员。还有一种说法是,杨鸿斌从小就在码头卖光饼。当时的福州是通商口岸,外国船只很多,有一次杨鸿斌上船卖光饼没卖完舍不得离开,结果船开走了,他就这样“漂”到了南洋。到了之后,他先在商场当学徒,因为聪明勤快,办事干练,升为经理;后来自己创办公司,经营进出口贸易以及从事橡胶林、椰树林种植,成为槟城富商。赚到钱的杨鸿斌,和其他很多怀土恋乡的“南洋客”一样,满心欢喜、意气风发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归舟凌浩漭”“南风送我还”,1920年,37岁的杨鸿斌回到福州。他在上杭彩气山南麓置地建别墅,取采五峰之灵气的寓意,命名为“采峰别墅”。别墅建得很考究,但并不张扬,因为坊门外还建了一条60米长、5米宽的马道,马道外才是临着上杭路的大门。大门设计得不大显眼,这很符合杨鸿斌的个性。他为人谦恭,在福州做了很多回报桑梓的善事:创立慈善社,指定家属主持管理,资助孤苦无靠、生活困难的人,给产妇发“产粮”,给赤贫的人发“冬赈”,向孤儿院、医院提供资助;每年福州洪水期间,都免费熬粥周济穷人,坚持了十多年。遇到天灾人祸,他都挺身而出。1926年,吃了败仗的小军阀张毅逃到福州南港,一路烧杀抢掠。萨镇冰组建兵灾救济会,杨鸿斌给予全力资助。
关于杨鸿斌本人,所能知道的大致就是这样一些了。但是“南洋客”作为一个群体,在近代史上有太多故事可讲,大到资助革命、实业救国,小到修路造桥、帮扶乡亲。直到20世纪末,“南洋客”还以热心回报桑梓的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2011年,《福建文学》刊登过一篇陈丽桔写的《南洋客》,把当时人们对“南洋客”普遍的印象做了很生动的刻画。
“儿时,总觉得被称为南洋客的人是极其神秘的,他们身上似乎带着某种光环,但我又说不清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光环。只知道乡亲说起南洋客三个字时,脸上会流露出近乎崇拜的敬意;而对于有南洋客亲威的乡邻们,别人总会美慕地说:他家有南洋客哩!我家虽没有南洋客,但从人们的谈话中,我知道南洋客就是下南洋挣钱的人,他们漂洋过海,起早摸黑,辛苦打拼,终于挣到了钱。富裕起来的他们也希望家乡人能过上好日子,希望家乡能繁荣昌盛,于是,大方地把自己千辛万苦挣来的钱,寄给家乡的亲人建设家园……”
昔日福州人下南洋有很多的原因。历朝历代都有跟随商船贸易留居不返的人。到明末清初,有人因不满清廷统治而前往东南亚,如长乐人郑会,因“大清入中国,不堪变服剃头之令,留发南投,客寓边和”。鸦片战争后,很多福州人是被诱骗贩卖到东南亚的,俗称“猪仔”。长期流传在福州的民间故事《贻顺哥烛蒂》,就是以福州开埠后,春香的丈夫陈春生被卖到南洋当“猪仔”为背景展开的。还有被正规招募去打工的,最出名的是闽清人黄乃裳,招募了福州各县农民前后三批上千人到马来西亚诗巫开垦,发展至今被称作“新福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在亲戚朋友的传帮带之下,为了谋生也到南洋打工、创业,凭着中国人的节俭、勤劳、精明,拼出了一番事业。采峰别墅的主人杨鸿斌算是一个成功的代表。除了他,福州还有很多著名的“南洋客”。如1911年,今仓山区盖山镇郭宅的郭钦荣只身赴新加坡,后又邀请兄弟前来开办公司,到了郭家第二代郭鹤年手上,发展成为东南亚数一数二的跨国集团——郭氏集团,旗下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是世界著名的酒店集团,所属酒店遍布全球各地。
上杭路的采峰别墅建好后,杨鸿斌子孙三代人皆曾住过。1958年,杨鸿斌曾率领马来西亚贸易代表团回福州开展贸易活动,同年受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九周年国庆典礼,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1978年,杨鸿斌的幼子杨振星移居香港,别墅才无人居住,交由杨家的亲属代管。2009年,采峰别墅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己完成了修复。除了采峰别墅,现在西二环路边上的华侨新村,是20世纪60年代归国华侨居住的地方,同样留下了不少“南洋客”的故事可以去探寻。
(特别鸣谢“福州有意思”文创孵化平台提供资料。)
(本文转载自《福州晚报》2023年1月9日A5版
作者: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