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福州镇海楼
我国省会城市有三座镇海楼,都建在山上,广州的越秀山,杭州的吴山。福州的镇海楼建在福州最古老的城区——鼓楼区北面的屏山顶上。屏山高72米,面积50公顷,山如巨大屏障,拱卫着福州城而得名。屏山古称越王山(简称“越山”),是因为在距今二千二百多年前的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封无诸为闽越国的国王时(福建省从战国晚期到汉初都名呌闽越国,秦朝称闽中郡),无诸就在屏山东南方向支脉的冶山、欧冶池一带建立闽越国的王都都城——冶城(在鼓屏路附近)。这是福州建城的开始,也是福州最早的地名——称“冶”或“东冶”。之后沿中轴线向南拓展城池,先后依次为晋代的子城,为夯土城墙,南门在虎节路和贤南路口。唐末罗城、五代夹城,始用砖墙,南门扩至安泰河和今南门兜,并将乌山、于山、屏山围入城中,福州始有“三山”别称,并奠定“三山两塔”和“三坊七巷”的城市格局。宋代南门扩至茶亭洗马河,设敌楼,称外城。明府城以石砌为城墙,南门退回到今南门兜。清沿明制以砖修补城墙。民国后逐步拆除城墙。历代福建行政领导机构均设在屏山南麓一带,如晋代的晋安郡守,唐代都督府,唐末五代的闽国威武军节度使署,宋福建路,明行中书省,清藩署、布政司、总督府,民国时期的省政府。改革开放后至今,屏山南麓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福州的名称是到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命名的。福州历来是福建的省会,台湾自古长期归福建管辖,闽台五缘源远流长。
样楼春晓镇海疆
镇海楼始建于明朝初年的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距今已经600多年了。当时,任福建行省参政长官的驸马都尉王恭,主持重修省会福州的城墙。他先在城市中轴线北端制高点的越王山山顶上建一座雄伟壮观的谯楼,用来作为各个城门谯楼的标准样式,故称为样楼,又称屏山楼,因此屏山又有样楼山的俗称,是城北最高标志性建筑,故祀真武神。山上严禁采伐,苍翠挺拔的松林簇拥着红墙飞檐的样楼,还有翠涛亭等点缀其间。山麓遍植桃树,到了春天,一派锦绣灿然,生机勃勃。王恭首创利用本地产的花岗石砌筑城墙,是全国少有的“石头城”,称“府城”。现在的五一广场北边、于山南麓还保留着一段当年的石城墙。洪武六年,福州中卫指挥李惠又在各个城门增设望楼,环城的城墙上加建屋盖,完善防御措施,更牢固壮观。永乐年间,伟大航海家郑和、王景弘(福建漳平人)率庞大船队(船百余艘,人二万七千多)三十年间(1405-1433年)从长乐七次下西洋,行程数万里,开世界航海史之空前壮举。每次返航船队到了五虎礁,遥望屏山之巅镇海楼依稀翼然凌空,就知回到久别的祖国故土。于是,舟师万众欢声雷动:“太平港到了!”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倭患猖獗,但因坚固的石城墙,又挖深挖宽了护城河,倭寇无法攻入城内,只能在城外流窜劫掠。终于被郊区乡民自卫队和官兵围歼于城下。后来,城郊遗留下的“八十一堆”土墩,相传就是倭寇的葬身之地。
工在楼意实在海
样楼后来又定名镇海楼,因为它不仅是福州地区显要壮丽的标志性建筑景观,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防卫上的功能。据戚继光等著名军事家对镇海楼作了“南可以镇海,北可以防陆。”的评价。人们登楼,不仅可以俯视福州四周数十里城乡市井、山川形胜;更可瞭望远处江海水域关口,而驶进闽江口的海船也都以镇海楼为导航标志。致用书院山长谢章铤在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重修落成的镇海楼碑记中指出:“镇海楼者,建北城之际,障北城之缺,禳荧惑,塞幽阴,非徒饰形势壮游观也,……楼以镇海名,工在楼,意实在海。”强调在海防上的重要性。他还赞叹说:“嗟呼!海风呌啸,海水飞扬,登斯楼也,其忍负中流砥柱之心哉。”登楼观景,激发报国雄心。历代镇海楼的诗文歌赋佳作颇多,如明车大任《镇海楼》:“越王山拥海潮流,山上嵯峨镇海楼。花月平临关塞晚,松风长送郡城秋。”喻应益《登越王山》:“遥天海色满高邱,历历山川海上头。选地得幽如在野,望春宜远更登楼。”清谢道承《秋日登镇海楼》:“层楼高踞古城隈,势控全闽实壮哉。五虎屏藩如地拱,双峰旗鼓自天来。”李剑潭《镇海楼赋》、陈文濂《重建镇海楼上梁文》等等,实乃闽都历史文化的重彩一笔。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福建省巡按使许世英主修,何振岱主纂的《西湖志》,将“样楼望海”列为西湖新八景之一,“样楼屹然立越山之巅,危檐挂星,飞甍插汉,亦曰镇海楼。每当虎门潮生,鷁首南指,有斯楼为之准望,虽雾天昏黑,而针盘可以无迷,洵南州之雄构、而北隅之巨标也。循翠涛亭故址,振衣登楼,凭栏纵眺,第见雉堞环拱,云烟吞吐,浩然无际涯,邈然而波扬沫漂者,非闽疆之巨壑耶!激风寒襟,横流楚瞩,睹斯楼也,其永为吾土之镇己!”镇海楼还常作为诗人结社、诗会的吟咏之所。
名楼兴废关海外
600多年来,镇海楼多次遭雷击、火灾或台风而损毁,又多次加以重建,就是因为其海防上的重要性。据记载,大小损毁至少有13次,大的重建有6次。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火灾重建。明崇祯四年(1631年),因特大台风倒塌,直至清康熙元年(1662年)才重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五十年(1785年),两次火灾后重建。福州七座城门的谯楼及城内民居,多为木构,为防御火灾而用厌胜之术,故在镇海楼西面场地上,安放上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的七口石缸,俗称“七星缸”,缸内储满水,斗勺盛水,为的是以水制丙丁之火。镇海楼上下两层,楼内雕梁画栋,十分壮丽。其高度深广历来均有一定的尺寸规制(不可随便更改),旧制高6丈6尺4寸,深7丈3尺,宽13丈7尺,四周围墙厚5尺3寸。镇海楼的高度记载着福州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按陈文濂在《重建镇海楼上梁文》中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先设三十六郡后又增设四郡,四郡其中之一即闽中郡,这是福建正式归于中国版图的开始。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火患毁后,由于对缩小建筑尺寸有争议而搁置。直到光绪十八年(壬辰年)(公元1892年)才议定按原规格制式重建,且“尺无所短,寸有所长”。于当年10月动工,第二年9月完工(民间还收藏有署名“镇海楼光绪壬辰造”字样的镇海楼砖)。1911年11月,辛亥革命福建光复战役时,起义军曾将军火库设在屏山南麓。北洋政府期间,军阀混战,社会动荡。1922年,曾在屏山上建立辛亥革命阵亡烈士纪念碑,后被北洋军阀爪牙破坏,屏山一片荒凉衰败,成了反动派杀害革命志士的刑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镇海楼又遭火毁,抗战胜利后,1946年12月动工重建,1948年7月落成,改为纪念辛亥革命元老、曾任民国国府主席12年的林森纪念堂。在后4次的重建中,都有福建海外华侨捐资助建。作为省城标志,镇海楼在广大华侨心目中都维系着浓浓的乡情。他们把镇海楼视为故乡的象征、护佑他们平安顺利的吉祥物。
盛世名楼 美轮美奂
1950年后,鼓楼区政府每年都组织干部、群众在屏山上植树绿化,焕发生机,成为市民登高望远的游览胜地。文革中的1970年,因所谓“战备”需要,镇海楼被彻底拆除夷平。楼虽失,但抹不掉人们心中的记忆。机会独钟有心人,1993年夏,市委党校林利本教授在西门善化坊的一座正在拆除的古宅高墙中发现“镇海楼光绪壬辰造”古砖,惊喜间随即挥汗抢救出一些较完整的,加以妥善保存,视若珍宝。并以“名楼拆后无缘见,留得光绪一砖头”为题撰文,感怀20多年间北上求学工作,回晋安河畔,翘首屏山上儿时熟视的镇海楼已荡然无踪,今有幸赏砖思楼,抒发切望重建镇海楼心声。他首选最佳的古砖捐赠给市博物馆和市规划局展示馆,次者分赠与齐上志、王宜椿、叶伟奇等诸同好共享。3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记忆中怀念着镇海楼,时有撰文赋诗,感怀不已,海内外福州人都热切希望早日重建。镇海楼虽早已失去防卫上的功能,但作为厚重的历史见证,仍是人们精神上的支柱,登楼观景,可以回顾历史,缅怀先贤。福州人心目中的镇海楼好比中国的万里长城。欣逢二十一世纪盛世,2000年国务院在《福州城市总体规划》上批示:“屏山为福州三山之首,逐步恢复屏山之巅镇海楼等文物古迹”。2006年重建镇海楼工程立案为福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福州海外十邑乡亲欢欣鼓舞、踊跃捐资,圆了多年的心愿。这是镇海楼第七次重建,在原规制基础上加高10米,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按7度抗震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台基采用城墙砖,首层及台基地面采用金砖,樽使用汉白玉,屋面使用陶制筒瓦和板瓦。所有露明梁柱外饰木质材料,小木作均采用实木。建筑的楼高、进深、面宽均严格按古建筑的尺寸和规制。楼高21米、宽43米、深24米,上下两层楼阁歇山顶加腰檐,木构为一斗三升式,典型的闽都古风,显得更加巍峨壮丽,2008年初竣工。进入和中道石坊门,登上迂回曲折的石阶路,周围有大樟树等乔木并遍植桂树等花草。石砌护坡上楼周围约300米的石围墙和上护坡的阶梯石栏柱、栏板镌刻精美的祥云、莲花等图案。新制作的“七星缸”也按原规制、方位排列,还新增以天干地支组合表示纪年的60年一个甲子轮年的60根石柱围绕着阴阳两仪的组雕。楼正面前台阶中间有一巨大青石雕的双龙戏水海浪图。一排朱漆鲜艳厚重高大的大门和门槛,有描金的闽越族蛇图腾图案,古香古色。楼内外配置相关的楹联、匾额和碑林。楼檐前有“镇海楼”匾额,后有“厚德载物”匾。楼大门一、二层楹联各为:“春到屏山,满地榕铺千顷碧;烟笼海屿,上楼人踏一梯云”,“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后墙嵌有海外侨港澳台胞捐资名录的楠木匾(名录附后)。楼阁内展出福州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及文物。底层展出福州建城史及历代先贤名人,图文并茂。消失了近40年的镇海楼终于重立屏山之巅。让我们奏响时代强音,衷心祝愿斯楼永镇海疆,见证海峡西岸的繁荣发展。
重修镇海楼捐资录:
香港福州十邑同乡会 郭鹤年 俞培俤 张仕国 林铭森 朱 正 林民盾
俞逢喜 阮章兴 林祥华等
汶莱马来奕福州公会
印尼雅加达吉祥山基金会 张锦雄等
台湾台中市福州十邑同乡会
新加坡福州十邑同乡会
新加坡福州十邑商业公会
新加坡福州会馆
大马曼绒三山同乡会
福州台商投资协会
加拿大温哥华福州公会
纽西兰肯特伯利福州同乡
澳洲维省福州十邑同乡会
澳洲福州同乡会